建瓯市总医院( 建瓯市立医院)

建瓯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率先用三维定向电磁导航系统完成鼻肠管置管术

发布时间:2024-07-15 阅读 : 5231

近期,建瓯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在南平县域内首次采用三维定向电磁导航系统,在床旁成功为7位无法自主进食患者置入鼻肠管置管术,其中,困难置管3例(胃恶性肿瘤根治术后2例,胃毕II氏切除术30年后1例)。该技术为疑难危重症患者解决了营养支持问题,标志着我院肠内营养技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图为: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正在为一位右肺肺癌根治术后无法自主进食患者进行电磁导航下床旁鼻肠管置入术。

78岁周爷爷,因胃恶性间质瘤根治术行全胃切除术,术中放置一根鼻肠营养管维持机体需要营养,术后三周鼻肠管堵塞后无法使用,周爷爷无法经口进食,影响机体恢复,需置鼻肠管维持身体的营养需求。但盲插法和胃镜引导下均容易造成吻合口损伤,重症医学科团队利用磁导航技术顺利通过两个吻合口到空肠,成功完成鼻肠管置管,再次开通营养通路。


图为:X光检查下鼻肠管显像及磁导航下鼻肠管轨迹对比

重症医学科主任郑毅锋介绍:重症医学科团队秉承“学术立科、规范发展”的专业发展理念。在开展新技术的同时,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在今年4-6月成功利用磁导航技术为七例鼻肠管成功完成置入操作,最高置管年龄达78岁。

在电磁定位导航下放置鼻空肠喂养管与经验性盲插法相比极大提高了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临床治疗中误吸、窒息风险;减少肺部感染机率;减少患者因安置鼻肠管外出检查带来的风险,有效推进了我院肠内营养技术水平的提升,为重症患者营养通道开辟了新天地!

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对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有着重要作用。肠内营养支持技术是目前重症患者救治的三大技术之一。对于一些疾病如重症急性胰腺炎、食管瘘、吻合口瘘、胃瘫等和不能耐受经胃喂养或反流误吸风险较高的危重症患者,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是其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的有效途径。目前临床常用的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方法包括外科术中置入、经X线透视引导法、内镜下引导法和盲插法,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前三者成功率基本可达100%,但经X线透视引导法可能接受较大量的射线照射,且上述部分方法需将病人转运至放射室或内镜室,会明显增加其转运及在外置管过程中的风险,尤其是循环不稳定或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电磁导航鼻空肠管置入术:电磁导航定位法是利用喂养管内导丝头端的电磁发射器,通过放置于体外的接收装置和显示器,同步监测喂养管自鼻腔经胃、十二指肠,置入屈氏韧带远端过程中的行径轨迹,实时判断喂养管的头端位置。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